发布时间:2021.07.29
国庆70周年大阅兵和广场大联欢的电视直播,其无与伦比的专业度和关注度,无疑让很多电视人为之一震。
我离开电视台四年后,也第一次看完了一整天的电视直播,禁不住发了一条朋友圈:突然很怀念高光的电视时代!
没想到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了众圈友的惺惺相惜。一位前两年从某一线卫视离职的朋友留言道:“关键时刻还是要看电视啊!”,一位在新媒体公司的朋友显得意犹未尽:“我准备重新买个电视机,还是很需要有电视机的客厅文化,客厅在家就在”,而一位成都的电视“老炮儿”则暗自惊叹:“直播时刻,大街上几乎没人。我特地看了!”
确实如人所料,第二天收视数据的出街被冠以“炸裂”二字。其中,阅兵式直播关注度达到32.04%,市占率达到76.03%。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让人们又重新聚集在电视机前?这是否意味着电视会重回昔日的高光时刻?
其实,简单地讨论这些问题的是非曲直并没有多大意义。问题在于,我们在谈论电视时,究竟在谈论什么?
就在电视人普遍感叹江河日下的时候,央视却风生水起,一骑绝尘。在力度空前的机构改革之后,新技术、新媒体和新内容的迭代改版动作频频,且超出人们的预期。比如,此次4K+5G超高清画质的直播彰显阅兵盛典的世界性仪式;比如,重推“央视频”,主打“移动优先”的大小屏联动;再比如,总台频道全面改版,在垂直领域做强匹配大屏传播的头部内容……
那么,央视的“电视”是之前暮气沉沉的传统电视,是流媒体语境下一块简单的大屏,还是正在锚定媒介生态进化和未来媒体发展的新“电视”?
当然,央视所处的地位和拥有的资源,非地方电视台所能企及,但问题是我们谈论电视的维度是否发生了变化?就像刘慈欣在《三体》中说的“升维思考,降维打击”一样,电视如何“升维”?一味地哀叹电视的穷途末路,如同当年电视全盛时,悲观地以为电影就要消亡一样,显得于事无补又缺乏远见。
那么,怎么理解电视呢?我们不妨将电视拆解为:仪式感、破圈层、公信力这些关键词,从新的维度提纯出电视和它的价值。
仪式感,给电视带上光环
“带光环的电视”——这是两位欧美学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一书中对电视下的定义。尽管此书出版于上世纪90年代,但他们对传播由“大众”分化成“小众”的趋势早有预见,因此更多地将电视指向于电视媒体的现场直播,正是现场直播创造的仪式感及“对社会核心价值具有重大意义的联结”,给电视带来了光环。
书中说:“这些仪式使极其庞大的观众群体为之激动——一国、数国乃至全世界。它们扣人心弦、令人神往。它们以一种收视状态为表征,在此状态下,人们彼此相告必须收看,必须把别的一切搁在一边。”
这段话在我一位做社交电商PR的90后圈友那里得到了印证。他在10月1日的朋友圈中这样分享:“国庆当天我和我老婆都没有外出度假,而是起了个大早,收拾了客厅,然后开始守在电视机前,等待这次阅兵的直播,突然有一点古人读书前净手焚香、沐浴更衣的仪式感,然后五音不全的我唱着《我和我的祖国》”。
事实上,技术的迭代所营造的仪式感,给电视带上了更耀眼的光环。这次国庆阅兵,央视首次动用4K超高清全程直播,在阅兵主视角的基础上,从70路转播机位中精选了7路特殊视角镜头,全面立体地展现了受阅部队和先进装备的全貌,让人感受到现场的激动氛围和恢宏气势。
因为仪式感的烘托,爱国情怀和自豪感被渲染得更加强烈,观众也由此获得了更加饱满的愉悦感,他们从家里的高清大屏上纷纷翻拍阅兵画面上传朋友圈,在诸如“让你们看阅兵,不是让你们相亲”这样的社交话题的交相辉映下,成为他们长久的集体记忆。
可以说,电视正是通过节目营造的仪式感将家庭和朋友团聚的场景塑造了起来,扭转了家庭收视个体化和碎片化的困境。同时通过传播技术的进化和社交媒体的催化,又将家庭转化成了一个新的“大众空间”,而不只是之前慵懒如“沙发土豆”的一家子。
破圈层,电视的一种可能
就在很多电视人慌不择路、义无反顾地冲进新媒体领地的时候,那些曾经抛弃传统媒体转战新媒体,如今已经成为新媒体的食利者却开始了传统媒体的渗透。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罗振宇。
罗振宇曾经先后供职于央视财经频道和上海第一财经,对传统电视稔熟于心。2014年罗振宇开始“罗辑思维”的自媒体创业,几经转型,而今已经是“得到”知识付费App的操盘手。
2015年年底,“罗辑思维”联手深圳卫视开始了“时间的朋友”的跨年演讲,到今年年底,已经五个年头。活动之所以放在每年的12月31日,其实就是为了营造“知识盛典”的仪式感,也就是通过具有官方格调的仪式俘获大众的信任和身份的认证,以突破“罗辑思维”之前的用户圈层,获得新的流量和更大的影响力。从2016年“罗辑思维”转型“得到”App以后,仅靠之前微信生态圈的关系和流量已经明显力不从心。
因为仪式感瞬间积聚的流量和话题,让电视成为很多互联网内容产品觊觎的对象,也为电视在移动端的延伸,以及和移动端的聚合成为可能。从2017年年末开始,继深圳卫视“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之后,浙江卫视也一改往年的娱乐跨年,推出了“意见领袖+思想聚焦”的“2018思想跨年”,邀请网络上炙手可热的马东、高晓松、吴晓波和张召忠作为思想输出者。
这是一次传统电视向互联网的破壁,也是一次四大“网红”向传统电视的破壁。不过,吴晓波开始对这次电视首秀并不怎么积极,但当他参加完演讲,微信指数疯长了1000%后,还是颇感意外。白天不懂夜的黑,这次成功的“破壁”,不但让“吴晓波频道”汲取了大众平台的流量,说不定也让“奇葩说”和“局座”的一些粉丝从此迷上了吴氏财经。
然而,和他们相比,很多电视人似乎不太淡定。据说某城市频道的总监,面对断崖式下滑的收视和创收,准备放弃电视节目的投入和电视品牌的打造,转而全力制作短视频。而那些骑在新世界背上的勇敢者,则开始在重新打量传统电视的价值。当然,它的想象力不仅在此,一旦有数据算法的支撑,匹配电视和用户的优质内容就能高效启动移动端的传播,实现新旧媒体的破壁裂变后用户的双效增长。
公信力,电视运营的机会窗口
尽管现在网络内容平台和自媒体浩如烟海,但电视因其独有的公信力,在媒体生态中仍有其难以替代的优势。也因为有公信力傍身,很多政商项目的传播合作伙伴就首选电视台。即使那些平时不怎么看电视的企业家,一旦有关他和企业的报道上了电视,也是忙不迭地在朋友圈里晒图晒视频。
我的一位圈友之前是北方一家卫视的主持人,前两年离职后开始创业,创意了产业特色小镇系列财经纪录片《中国小镇》。该项目启动时,这位主持人就和上海第一财经谈好了合作,事实上拥有了官方媒体的授权。这样,既有利于前期采访,也有利于项目招商。现在,这档栏目已经进入第二季,如果没有电视的加持,想必当初踏进小镇采访就足以让人抓破头皮。
我还有一位创业的朋友,她制作了一档装修类的服务栏目。和很多电视栏目不同,这档栏目并非广告盈利,而是搭建平台,通过内容获取用户数据,然后撮合用户和装修企业的交易来分佣。但因为装修市场鱼龙混杂,用户的信任度普遍较低,她首先就想到了和电视台的合作,并让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加盟主持,当然,她对入驻栏目的装修企业也设置了严格的准入门槛。
我这位朋友的体会是:别看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网上购物,但主要还是一些高频、低价的快消品,像装修这类低频、高价的服务,还是需要电视台这样的公信力加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重新定义电视,电视也是新媒体
去年,朋友送给我一本书,是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封面上写着:当你爱上诗歌,你将会爱上这个世界。
打开这本诗集,一页是诗词,可吟可诵;一页是活页,可记可录。对这本书,出版商给出的定义是:轻文艺手账本。这样,它已经不是一本简单的纸质图书,而是一本值得文艺青年收藏的心情笔记。
在4K、5G、AI和短视频势不可挡的今天,我们要做的不是忙于应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而是要勇于发现并定义新的问题。电视在新媒体的语境里也需要重新定义,它不该只是一块流媒体语境下的智能大屏,也不是以早被互联网肢解掉的传统节目来苟延残喘,它是“媒体+大屏”的升级,是融媒体语境下仪式感、破圈层和公信力背后功能的升维,而不是彻底的颠覆。
来源:传媒内参—主编温静,本文有删减